樁、錨桿、錨索、土釘本質上有什么共同點?
本質上樁、錨桿、錨索、土釘都是利用土層的摩擦力(端承力),但習慣上將直徑大、豎直向的錨固體稱為樁;將小直徑、水平向、傾斜向的錨固體稱為錨桿、土釘,其中以鋼絞線作為配筋的又稱為錨索。
樁基后注漿有什么特點?
a、可用于已有事故樁的加固。
b、將樁側泥皮和樁底沉渣有效固結,可縮短樁長或減少樁數量,有利于對持力層的靈活選擇,。
c、經過壓漿,可減少群樁的總體沉降,簡化上部結構設計。
d、利用壓漿管可進行超聲波檢測,能有效監控樁基質量。
e、壓漿管按等強代換,可作為配筋使用。
樁基后注漿注漿量、注漿壓力如何控制?應注意什么?
a、為保證施工質量,一般對注漿量和注漿壓力進行雙向控制,注漿水泥用量可按每延米樁長50-100公斤確定。注漿工作壓力0.5∽1.5MPa,控制壓力4MPa以內。
b、注漿管宜用雙管,對稱布置,分別注漿。
c、對后灌注樁,應準確控制實際成孔深度,確保注漿管閥門插入孔底沉渣中。澆注混凝土48小時內,應用壓力水洗通管路。
d、漿液水灰比=0.6∽1.0MPa為宜。
e、注漿過程中發現漿液串樁,宜同時壓注。
噴錨網支護中若建筑物緊鄰基坑,如何如理?
可在開挖前30天左右,先期施工超前注漿錨桿,對建筑物和坑邊土體進行加固,待基坑開挖時有效約束土體的形變,減少噴錨網支護的約束滯后現象。
相似的基坑,相似的土層,同樣的支護方式,為什么周邊建筑物有時完好,有時卻開裂?
a、側壁變形是基坑開挖、土體應力釋放的必然結果,但顯然,同樣的土體形變,條基比獨立基礎更容易適應,閥基、箱基比條基更容易適應,對樁基影響則更小。所以確定支護方案前,必須對周邊建筑物基礎形式調查清楚,不可盲目套用。
b、基坑邊是否堆載、重型機械的通過,是否分層開挖、是否實施降水都對周邊土體形變有重大影響。
注漿漿液一般采用什么?
水泥漿、水泥砂漿、水泥-水玻璃混合液。
如何注漿可提高錨桿的承載力?
a、采用水灰比小的水泥漿、水泥砂漿;
b、孔內投放石子,設壓力止漿袋,提高注漿壓力;
c、采用二次注漿。
地基加固機理有哪幾種?
a、混入強度較高的骨料,如碎石、砂礫。
b、加入能和土壤反應、固結的材料,如石灰、水泥。
c、將荷載分擔到更深的土層、如樁基。
d、減少土體的空隙率、如強夯、碾壓。
注漿孔在什么位置封孔?如何封?
a、封孔位置一般設置在基礎基底,且上覆土層厚度不小于1.5米。
b、設置好隔墊后,采用摻速凝劑的稠水泥漿澆注至自然地面。
c、易塌孔的土層應孔內應填入石子,待封孔材料強度達3MPa即可開始注漿。
為什么樹根樁濕式成孔(水沖鉆進)應采用不封孔注漿?
a、若注漿前封口,孔內水可被漿液擠壓向周圍土層擴散、滲透,但稠泥漿難以向周邊擴散,將和漿液混合共生,造成局部夾泥、斷樁。由于注漿花管一般在下部,所以上段樁最容易缺漿夾泥。
b、濕式成孔注漿時應將注漿管插至孔底,用稠水泥漿將泥漿完全置換,然后方可投入石子。若要提高單樁承載力,可下兩根注漿管,實施二次注漿。